中國最全茶葉歷史
茶葉史記
三皇
公元前2700以前 傳說"神農嘗百草,日遇七十二毒,得荼而解之",是人類利用茶葉之始 《神農本草經》。
西周
公元前1100~公元前770 武王伐紂時,巴蜀已用所產之茶,作為納貢珍品是茶作為貢品的最早記述。周武王伐紂時在公元前1066年,據此,我國有確切記載的茶事,已有三千年的歷史 《華陽國志》。
東周(含春秋)
公元前770~公元前403 晏嬰相齊景公時,食脫粟之飯,炙三戈五卵茗菜而已。表示春秋時茶已作為菜肴 《晏子春秋》。
西漢
公元前206--25 司馬相如(公元前179--公元前118)的《凡將篇》記載蜀地中草藥材中有"莊詫",是茶作為中藥材的較早記載。
馬王堆西漢墓(墓葬時間公元前165--公元前160)出土文物中有「 (即jiǎ)一笥(即箱)」竹簡文、「笥」木牌文與「荼陵」石官印。是茶作為陪葬物品較早的史料。
王褒《僮約》中有"烹荼shen具"、"武陽買荼"之載,可見茶已成為日常待客飲料,四川一帶已有茶葉市場,是茶作為商品交易的最早記載(公元前59)。
楊雄(公元前53--18)的《蜀都賦》載有"百華投春、隆隱芬芳,蔓茗熒翠,藻蕊青黃",是最早提及茶的辭賦。
甘露禪師吳理真於四川蒙山植茶。
東漢
25--220 華佗《食論》提及"苦荼久食,益意思",是提及茶藥理功能的較早記述。
三國
220--265 張揖《廣雅》提及"荊巴間采荼作餅…若飲先炙之令色赤,搗末置瓷器中,以湯澆覆之,用蔥姜máo之。其飲醒酒,令人不眠"。說明當時茶系作成餅塊狀,便於運輸,又利於防潮。飲用時搗末加入蔥姜瀹飲,是較早提及茶葉制作及調飲的史料。
《三國志·韋曜傳》提及東吳國君孫皓密賜韋曜荼荈以當酒,是"以茶代酒"的最早記載。
西晉
265--316 張載《登成都樓詩》中有"芳荼冠六清,溢味播九區",左思《嬌女詩》中有"心為荼莊劇,吹噓對鼎 ",孫楚《出歌》中有"姜桂荼莊出巴蜀",等是較早詠及茶的詩。
杜育作的《莊賦》是現存最早以茶為主題吟詠茶事的賦文。
傅咸《司隸教》提及禁蜀姥賣茶粥;《江氏家傳》提及西晉時攤販賣茶;《晉四王起事》記述"惠帝蒙塵還洛陽,黃門以瓦盂盛茶上至尊"??梢娢鲿x時茗飲已普及,上至王公下及走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