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茶的2種泡法,用這種方法再好不過!
黃茶的殺青、揉捻、干躁等工藝流程均與紅茶制作方法類似,其最關鍵的工藝流程取決于悶黃,它是產生黃茶特性的重要,關鍵作法是將殺青和揉捻后的荼葉用紙包好,或沉積后以濕水蓋之,時間以幾十分鐘或幾小時不一,促進茶坯在水熱功效下開展非酶性的全自動空氣氧化,產生淡黃色。那這般與眾不同的黃茶該如何沖調才好呢?
黃茶的沖泡方法
方法一:
1、清潔茶具;
2、選擇好1:50的黃茶與水的分量;
3、將茶葉放進高溫杯中;
4、在杯中倒進二分一的水,浸泡黃茶葉;
5、在黃茶葉浸泡了一分鐘左右后倒進另外一半水;
6、注意在沖泡的時候,要提高水壺,讓水由高出向下沖,并將水壺由上往下反復提舉三四次。
方法二:
熱泡:先將少量的沸水冷卻至90℃,根據個人口味放入茶葉適量,泡30秒至一分鐘,用壺沖水至八分滿,待2至3分鐘即可飲用,飲用后留1/3水量以便第二泡。
冷跑:用水壺將70℃左右的開水,先快后慢沖入盛茶的杯子,至1/2處,使茶芽濕透。稍后,再沖至七八分滿為止。約5分鐘后,去掉玻璃蓋片。君山銀針經沖泡后,可看見茶芽漸次直立,上下沉浮,并且在芽尖上有晶瑩的氣泡。
大家都知道黃茶的沖泡方法是有別于其他茶類的,不僅可以用熱水還可以用邵涼的水來沖泡。另外,黃茶對脾胃是有很大的好處的,一些食欲不振,懶動減肥的人群同樣適合飲用,黃茶能夠穿入脂肪細胞,使脂肪在恢復代謝功能從而排出體外。所以常喝黃茶對身體益處多。
黃茶的正確飲用方式
首先是沖量,很多人喝茶喜歡味道重點的,這可以理解,但是如果是為了將黃茶里面的作用盡數吸收到自己的身體內部,卻外外沒必要讓黃茶將整個水杯都置滿。因為這樣除了浪費黃茶,還無法使得身體將黃茶的營養都吸收進來,如果胃部不太好的人,可能還會因為過量的吸收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引起胃部的反應。一般置入泡水杯具的四分之一的茶葉就可以了。
接著從黃茶的沖泡水溫來講,黃茶沖泡的最好水溫是85度左右,因為黃茶里面有很多的元素,如果長期的沸煮或者是用90度以上的水來沖泡很容易遭到破壞。
最后是從黃茶的飲用時間來介紹,有很多長期熬夜的人喜歡在晚上沖泡黃茶來飲用,黃茶本身是對身體沒什么影響,但是黃茶里的各種營養物質在胃部腸內蠕動,則會影響消化系統的休息,而且黃茶本身具備清新大腦的功效,如果這時飲用黃茶,可能整晚都不能再進入夢鄉。因此,不推薦在晚上的時候飲用黃茶。
飲用黃茶也是因為其擁有良好的功效,但是要知道凡事必有度,在飲用黃茶的時候也需要適量適時的去飲用,只有正確飲用黃茶才能發揮其保健作用。